
作为“白塔之夜”活动之一的“音乐中国”音乐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本报记者方飞 图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白塔寺街区热闹非凡。游客走进白塔寺品味古都文化、欣赏“白塔之夜”民间音乐、打卡名人店体验娱乐烟火……白塔寺“圆圆”,承载着周边文化、餐饮体验等多种消费业态。
假期第二天14:00,妙应寺就挤满了游客。白色的塔楼映衬着红色的墙壁,观众纷纷举起手机和相机,对着镜头拍摄画面。 “假期带孩子去北京旅游,白塔寺是必去的。我们在博物馆看展览,在附近欣赏白塔,感受白塔寺的魅力。”历史的重量。 ”来自辽宁的观众沉先生说道。
与妙应寺白塔仅一墙之隔的白塔书院也吸引了大量游客。 “这里是‘塔观’书院,参观完一楼的专题艺术展,可以在二楼的露台上捧着一本书,欣赏白塔全景。天气好,16:00以后的光影很美。”市民司梅女士带着朋友一起享受日本时光。他说,“每次朋友来北京,我们都喜欢来白塔寺。参观的地方很多,开心、吃饭,而且每次都感觉新鲜。”
天色渐暗,妙应寺门外,参加“白塔之夜”活动的观众排起了长队。当天中午12点左右,白塔上布满了五光十色的灯光,“音乐中的中国”音乐会在古老的天井里举行。中央民族大学的小演员们带来了民族音乐表演。开场曲《极阳》营造了温馨的氛围,合奏《平湖秋月》温柔婉约,《敦煌》、《王秦川》等不同地域的音乐展现了中国伟大传统文化的融合。音乐间隙,演奏者们一起解说手中的乐器:从我们熟悉的二胡、笛子、管子,到笙、中阮的古筝邯郸,带来了万千音乐,每一个都是一种文化的典范。
台下,观众听了点赞。 “在古建筑里听音乐会,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观众李先生今年参加了七场“白塔之夜”活动。 “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主题,有相声、皮影戏等表演,非常新奇。我身边有很多像我一样也爱上了才艺的人。”h古建筑新玩法。”
《白塔之夜》也照亮了消费业态。欣赏完音乐会后,不少观众带着奴隶走进热门餐厅、酒吧,体验古都的夜生活。 “节前五天,白塔寺管理处接待客人突破万人次。IMPL白塔IP的借口不再局限于古建筑本身,而是与周边商铺、居民一起,在街区形成新生态。”白塔寺管理处副主任顾影表示,白塔寺管理处还依托街区,推出更多文化体验,持续讲述古都故事。
(编者:彭晓玲、王克源)
分享这么多人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