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保险诈骗、保险抢走了“生孩子的钱”
栏目:媒体新闻 发布时间:2025-10-18 09:00
生育保险基金是国家对未来的投资,也关系到亿万家庭的经济福祉。蚕食这笔资金无疑会震动社会。...
生育保险基金是国家对未来的投资,也关系到亿万家庭的经济福祉。蚕食这笔资金,无疑会动摇社会公共利益的根基。 近日,国家医保局第一阶段选取了5起骗取生育保险资金典型案例进行曝光,提醒广大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通过合法途径参加生育保险,共同维护母亲保险资金安全(据《平凡人》10月16日报道)。 2.53亿人口、4383亿元。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的两组数据清楚地表明,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众多,资金支出大。但维持“孩子钱”并不容易,保险诈骗仍被禁止。这五起案件此时直接曝光符合该领域常见的犯罪模式,值得深入分析。 公司近70%的员工在两年内生了孩子。如此奇怪的现象,令人瞠目结舌。原来是虚构劳动关系,他为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孕妇代缴医疗保险,索取生育津贴249万余元。这也说明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一些单位表面上有基本业务,暗地里却从事保险诈骗,甚至形成了大规模、有组织的黑灰色产业保险诈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另外3家公司的犯罪手段则更为直接:成立之初,以诈骗保险为目的,吸引多名失业孕妇以公司名义“居住”,并在她们生产后申请生育津贴,并分享收益。说明不少不法分子早已将庞大的生育保险基金视为“唐僧肉”,试图“分一杯羹”。生育津贴需由用人单位申请并支付,这也给企业肆无忌惮的寻租空间。 保险欺诈行为可以是大规模的、专业的,犯罪分子并不是幕后黑手。五分之二的保险诈骗案件中,有医务人员参与其中并从赃物中获利,成为黑灰产业链中的马赫佩特“中间人”。医务人员的流失,让保险诈骗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当前,还需要尽快了解犯罪链条的运行规律,快速识别、准确定位犯罪团伙,从而加大打击力度。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国家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已经有一套综合的处罚措施。保险诈骗的手段包括追回意外补贴、重金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等。该公司诈骗保险公司249万余元,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这无疑给冒充生育津贴的犯罪分子敲响了警钟:“让犯罪者付出惨重代价”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保险诈骗的后果不仅仅是退款和罚款,违法成本大大增加。 据悉,在国家医保局的推动下,全国20个省份已全面实行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对防范企业骗保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新措施实施过程中,我们仍面临海量数据采集、繁重审核任务,亟待加快信息化建设。f 智能审核系统。此外,一些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得逞,是因为他们利用“信息壁垒”制造“信息壁垒”,“灯下黑”。这种情况指出了一个现实需要——继续探索以科技为支撑的精准施政、精细化管理。对此,医保部门、医疗机构、用人单位应尽快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生育保险基金账户的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只有让保险欺诈在监控系统中更加透明、更加可追溯,才能精准打击。 生育保险基金是国家对未来的投资,也关系到亿万家庭的经济福祉。蚕食这笔资金,无疑会动摇社会公共利益的根基。消灭保险诈骗“蠕虫”的高压态势打击保险诈骗的铁腕政策要继续保持,解决监管问题的手段也要升级。 来源:检察日报 (编辑:马畅、薄晨迪)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