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物让位于财富
栏目:媒体新闻 发布时间:2025-10-17 09:26
原标题:古代艺术品铺平了致富之路。一大早,在江苏靖江孤山脚下的泥哨作坊里,山东村农村集体经济经理周红就开始了工作。...
原标题:昔日艺术品铺就致富之路 清晨,在江苏靖江孤山脚下的泥浆作坊里,山东经济村集体村长周宏开始了自己的一天。他仔细检查了新一批粘土砖的质量。在他和村民们的巧手下,它们很快就会化身为传承200多年的“孤山泥狗”。 作为我国今年推出的17个新职业之一,集体经济管理者俗称“乡村老总”,逐渐成为年轻人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3月3日,上孤山;买泥狗保平安……”这首靖江童谣伴随着很多代人的成长。然而,在过去,这项古老的手艺分散在分散的家庭作坊中,连工人的养活都成问题。 2019年,该村山东省特色产业缺失。应村干部邀请,美术老师周红进行跨界转型,与村委会共同筹建泥少文化研究会。周红回忆道:“既要懂管理,又要懂传承,还要带领村民共同努力。” 转型之路充满挑战。周红记得,第一次参加展会之前,他满心期待着开售。结果,当我们到达展会现场时,相邻展位上的现代文化创意产品以其新颖的设计、独特的包装吸引了源源不断的顾客。他带来的传统泥狗,虽然承载着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但造型奇特,质地略显粗糙(多为狗等简单动物造型)。客人们只是看了他们一眼。场合也许有人会停下来询问,但他们也会因为“外观粗糙”和“不切实际”等评论而放弃购买。展览结束时,他带来的200多只传统泥狗只售出了7只。 “这次邂逅让我意识到,固守传统的老艺术早已跟不上现代市场的需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周宏说道。 因此,周宏带领团队深入挖掘靖江地区特色,将文化元素与创新理念深度结合。他首先对靖江当地的文化符号进行了整理,将“市树柚子”、“盆地特色江豚”、“孤山庙会传说”等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以柚子果实为原型,打造出金黄饱满、自带吉祥寓意的柚子泥哨。表面雕刻根叶纹理,不仅还原了果实的形状,还给予美满结合的祝福;以荆江流域首次发现的无尽江豚为灵感,设计了圆形无尽江豚泥哨,搭配蓝灰色渐变涂装,凸显生态保护理念。同时,他还将开发一系列针对不同消费场景的产品,如针对亲子群体推出“DIY画集”、为游客设计“孤山庙会主题礼盒”等。 “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改变,让旧的艺术创造出新的价值。”周宏说道。 2023年,在周洪的鼓励下,成立了村属村。联合生产实现了合格的跨越:从原来日均产量几十个小作坊、合格率60%,到2024年总产量1万多件、合格率80%以上。与此同时,周宏积极履行经理职责,在乡村振兴导师的建议下,组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到2024年,线上销售额将达到6万元,占总收入的20%;线下销售将到达美丽的地方和文化创意市场,实现销售额24万元。全年销售总额突破30万元,为村集体收入贡献8.6万元。 近年来,周红还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融合,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组建了“孤山泥狗子”共享财富工场。 2024年,接待调研组120余个,创收11.76万元,带动农家乐、农产品销售,为村集体再增加服务收入2.3万元。为解决传承问题,他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培养了非遗人才。超过50名年轻爱好者。师生们开发的创意十二生肖系列产品上线后,单月销售200件,为集体村年收入4万元。 经过六年的努力,周红把濒临灭绝的“泥狗”变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到2024年,该村泥哨及相关产业收入22.66万元,同比增长87%。 “作为经济集体管理者的新职业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周宏说道。现在他计划将粘土哨引入海外市场。在他看来,只有给老工人赋能新职业,下乡路才能越走越宽。 (记者 邱悦) (编辑:郝梦佳、熊旭)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