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军某团军士骨干执行装备维护任务(资料图)。段杰 摄
本报记者张琳、魏雨萌报道:在高原腹地,火箭军某旅数十名军士担任主力号角,沉着应对特殊情况;海天之间,某支队海军编队开展实战考核,主攻基础炮兵的士官骨干取得“开门红”;一个个地面信息通讯基地,一批批取得的军士科技创新成果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改变了战斗效能……这火热的军训场景背后,是我军“十四五”实施以来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军士人才的不懈努力。
士官是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主要骨干,战斗力建设的“剑尖”。习主席高度重视军士队伍建设,多次强调军士队伍的重要性。 2022年3月,中央军委印发《士官暂行条例》及相关配套规定,对士官特点定位、分类管理、选拔任用、训练考核、待遇保障、退休安置等作出全面系统规定,标志着我军士官制度改革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面对改革时代,军士的成长之路更加清晰,道路更加平坦,前景更加光明。涌现出一大批军功过硬、锐意必胜的骨干军士长,为积累人才广告提供了可靠保障建设强大军队、打赢现代战争的有利条件。
新晋军士们活跃在军事训练领域。第75集团军一个旅驻扎在外面的训练场上,导弹呼啸而过。此次训练由骨干军士担任阵地指挥官进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脊柱军士在任务中发挥领导作用。从装备作战骨干汉到阵地指挥员来说,这不仅是军士骨干身份的转变,也意味着技能和素质的转变。专业军士素质人才对于推动军队战斗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士官骨干不仅负责装备操作、维护和保障,还广泛参与营连训练规划和团体训练指导。他们关注最新动态技术解决设备问题。他们还积极研究和实践新技能、新战术,成为培养战斗力的中坚力量。放眼全军,军士班长、军士参谋、军士神托教等一大批“军士+”人才正在涌现,对于加快战斗力生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军士的骨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久前,陆军某旅某营修理连二士张涛从教官手中接过一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牌匾,他感到自豪。近年来,陆军积极搭建平台,为士官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创新欲望在基层爆发。同时,对各军士长的分级、选拔、任用管理等一系列规定也出台。确保士官长用、适时、用位,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从“行走的萨玛萨玛”到“最好的第一”,建立优先、超前、跨越式晋升绿色通道;从“看局部”到“看全局”,指标将向新型优质作战部队和一线部队倾斜;从“短期使用”到“长期储备”,通过“人才库”一一规划成长路径……这些变化让军士人才团队的能量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高级士官成为新的人才培养力量。 “当好剑客,带领尖刀班”。今年年初,新疆军区生活方式组织连队一级士官王冬林第四次担任专业训练教练,向同事们传授工作经验。在整个军队中,许多森像王冬林这样的军士长活跃在各个训练场、工作室、修理室,在“战位”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脊椎军士不仅把专业知识转化为随时备战的技能、艺训技能、作战技能,还努力成为好主人,发挥“酵母”和“种子”作用,助力培养更好的战士。
(编辑:彭静、唐松)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