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发布10月份健康防护提示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0-17 09:26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乔叶琼)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庆中秋假期已结束。...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乔业琼)据中国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庆中秋放假。 2025年10月,重点关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急性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诺如病毒肠炎、猴痘等传染病。 蚊媒传染病,如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并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纳差、恶心、“三痛”(剧烈头痛、眶后痛、肌肉关节痛)和“三红”(面、颈、胸潮红)。 主要防护措施包括: 一是防止蚊虫叮咬。如果居住或前往有伊蚊的地区,应在家里和​​办公室使用蚊帐或电热驱蚊液,并使用纱门窗和蚊帐来预防蚊虫。前往公园、绿化带等场所时,应穿有袖衣服、长裤,裸露皮肤、衣物上涂抹防蚊剂。在蚊子最常见的时段(早上7点至9点和下午5点至7点),避免长时间呆在阴暗潮湿的户外区域,如草地和遮荫树下。  二是灭蚊,清理蚊虫孳生的粮仓。室内可使用驱虫气雾剂、蚊拍、灭蚊灯等灭蚊。定期清除房屋、单位内的各类积水,翻转锅罐,立即清理阳台、天台、房屋前后的各类闲置容器。露台、绿萝草丛、树洞、竹筒等易积水的地方要定期淹水填坑,并清理排水沟,清除淤泥和沿海杂草,清理小垃圾容器,勤换水草,每周换水不少于一周。应擦洗容器内壁,清除虫卵,防止蚊虫孳生。  三是提高自我治疗意识。在有伊蚊的地区生活或旅行后,需要注意自己的健康。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蚊虫叮咬史。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有肺炎支原体、鼻病毒、普通冠状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与非常高。冷雾过后,天气逐渐变冷,病毒在外界存活时间更长,呼吸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增加。 防护楔块的要点包括: 首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经常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分休息。   二、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医;进入封闭环境、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医院时,应主动佩戴口罩。   三是孕妇、幼儿、老年人、慢性原发性疾病患者等群体应根据适宜接种条件积极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脚,脚和嘴疼痛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有春、夏、秋两个流行高峰。该病主要影响5岁及以上儿童。托儿所、学校等重点区域是聚集性疫情的高发区。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它还可以通过接触口腔和鼻腔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体传播。主要临床特点是发热,手、口、足等身体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可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主要防护措施包括: 首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通风,勤洗手。 其次,儿童玩具和经常接触的物品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婴儿和儿童使用的奶瓶、奶嘴和餐具在使用前后应彻底清洁和消毒。婴儿、儿童的尿布应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  三是尽量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第四,接种EV-A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还可以显着减轻手足口疼痛的严重程度。建议6个月以上的儿童在12个月之前完成全程疫苗接种。 诺如病毒肠炎 诺如病毒肠炎全年均可发生。 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学校、旅游团体等地方经常出现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传播,饮用受污染的水,或接触患者的粪便或呕吐物或受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成人通常表现为腹泻,而儿童则更常表现为呕吐。 主要防护措施包括: 首先,注意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上厕所后和加工食物前。 二是要注意食物、饮水的清洁。尽量吃煮熟的食物,避免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和海鲜。水果吃后洗净,喝开水或未开封的包装饮用水。  三是被病人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必须立即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洁消毒,被污染的衣服或床单必须立即更换和清洗;清洁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双手应远离清洁后应彻底清洗。 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患者伤口的分泌物和渗出物。常见的接触方式包括性行为、家庭内的密切接触以及接受医疗护理。 主要防护措施包括: 一是了解猴痘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其次,避免与猴痘患者或有可疑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将疑似接触史告知医生。  三、前往猴痘流行地区旅行,应了解目的地猴痘疫情情况提前做好个人防护。  四是遵守国家出入境管理相关规定,配合出入境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