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人民国计民生。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制定实施,2015年全面修订,对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食品安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5月至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黑龙江、上海、江西、河南、广西、甘肃等6省对食品安全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律,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和共同制度不断完善。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法实施取得成效积极的结果。食品安全社会管理不断发展。同时,检查还发现,还存在食品安全全链条管理责任需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检查能力有待提高、食品安全风险新业态不断出现等问题和挑战。汇聚食品安全全链条的共同努力。走进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食用油灌装线正在顺利运转。检查组详细审核了产品追溯系统,随机抽取一桶油,扫描二维码。原材料来源、生产批次、检验报告等信息透明。 “我们建立了覆盖全流程的追溯体系,让每一组产品都有自己的‘ID’。”炭里的人该公司总经理表示,通过仓库管理系统和产品追踪系统,“来源可追踪,去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该系统的建立得益于市场管理、农业农村、商务等多部门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威药集配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五象配送基地,印有“学校食品集配送”的冷藏车时不时行驶。近年来,南宁市严格审核配送单位和供应商资质,对全市学习用品实行集中收集和配送。五象配送基地负责人介绍检查组:“我们按照标准实施全链条检测和追溯。严格的标准程序; “从供应商准备到司机运输,一切都连接监控摄像头,实现全程监管,确保运送到学校的食材新鲜、安全。”针对油茶这个当地的效益产业,江西省发布了《江西省油茶油发展条例》,明确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责任。 江西省宜春市高新茶油茶食品教育基地,考察组发现,通过数字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消费者可以直观地了解茶油的生产过程。 “法律+科学人口”模式不仅掌控了行业发展,也为地方特色食品全链条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但检查发现,仍存在资金不足等问题。部分地区监管职责衔接不畅,本土监管资源相对分散,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在跨部门的情况下。对此,检查组建议:进一步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建立健全健全监管机制,实现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管理;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问题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应急协调。整合现有部门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数字化升级,发展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的智能化信息管理。近年来加强新业态食品安全管理,网络订餐、生鲜等新模式、新业态配送、社区团购等不断涌现,给食品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加强新业态食品安全管理,一直是检查组的一大关注点。 “网上销售食品是如何监管的?” 5月13日,执法检查组在江西南昌市召开座谈会。执法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马旭问道。江西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近年来,江西省对全省24万家网上商户进行了全面的网上检查监控,逐步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交互和比对,有效阻断“幽灵外卖”进入平台。同时,加强重点平台责任落实,开展管理工作。对外卖平台进行约谈,加强直播电商广告监管。 “如何查询外卖商的资质?” “用什么方法来加强平台的管理?” 7月2日,检查组对上海拉扎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饿了么)进行了询问。公司相关负责人现场演示了“饿了么安全食品”智能管理系统:人工智能自动识别许可信息,同时进行人工审核;实施“明厨明灶”,让消费者实时评价厨房操作情况;建立骑手“拍照”机制,鼓励配送人员立即举报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法》对网络食品交易作出了相关规定。检查组发现,实践中仍存在问题行政程序落后,相关法规措施配套不够,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待加强。对此,检查组建议:强化线上食品安全监管,单独制定实施主体责任监管规定,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实现线上线下智能化一体化监管;建立全国业务资质比对机制,提高政府数据动态推送能力,方便第三方平台及时了解经营者资质;压实第三方平台审核职责,明确监管和风险要求,加大对平台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堂食外卖等网络餐饮服务。整合粮食安全社会共治模式等。食品安全涉及种植、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形成多方参与的管理网络和治理架构,确保食品安全。 7月17日上午,督查组抵达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专街早市。一名摊主将“菜摊牌”挂在自家菜园的不良区域。卡上健康证明、购买券等信息清晰。市场监管人员手持检测仪随机筛查蔬菜农药残留。一位顾客仔细查看了“小吃摊卡”上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拿出来,让我们买得清楚,吃得放心。”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一种管理到多元互动,社会共管理念催生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土实践。在甘肃省兰州市的一些社区,“食品安全安全”队伍中活跃着退休教师和热心市民。在河南,不少企业的产品包装上都有清晰的追溯码,方便消费者监督。在许多领域涉及食品安全的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渠道,充分听取人大代表、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和普通公民的声音。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实施的基础在于全社会食品安全法制意识的广泛树立和共治能力的蓬勃发展。”检查组表示,当政府管理、市场经营者本身和公众监督紧密结合,公众成为市场监管的积极行动者。关心食品安全、参与食品安全管理,就能共同编织更轻、更好的食品安全防护网,真正构筑从农场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共同守护“舌尖安全”。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6日第06页)
(编辑:袁博、赵新月)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